这些事情其实都是政事阁安排的。
刘偕将这些人叫进来。
无非就是显得重视些……
官员这方面安排好了。
刘偕看向武将这边。
“张合,此次官渡一役,你弃暗投明,功劳不小。”
“待回到洛阳,朕再酌情封赏。”
“现在,河北兵马,训练有素装备齐全者,有五万之众。”
“但这五万人要想成为真正的汉军,还有些距离。”
“故而这五万人,改为冀州兵。”
“今后由你统领,暂时驻扎冀州,听凭军机阁调遣。”
“农忙时屯田,农闲练兵。”
张合自然是感动无比。
赶忙跪地谢恩。
随后将剩下的武将一一见过之后。
袁绍便被带了上来。
“陛下!”
袁绍这三四个月跟着刘偕北征乌桓。
随着他逐渐增加对于刘偕的认知。
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
现在对于刘偕,他心里只有服帖。
“袁本初,你恨匈奴吗?”
袁绍闻言,赶忙点点头:
“恨!恨得咬牙切齿。”
“这次若非是北匈奴,乌桓王的头颅,此刻定悬挂在幽州城的城头上。”
“而且这些年,并州虽然在我治下,可一到秋里,那北匈奴便打马南下。”
“犯我边民,烧杀抢掠……”
“怎能不恨。”
刘偕点点头:
“朕这个人,也不是记过的人,你在邺城能放下面子,写乞降书,让邺城免于战火。”
“让幽州并州青州免于战火。”
“功过相抵了!”
刘偕此话一出,袁绍喜极而泣。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自己府上,等待着刘偕对于他命运的宣判。
“谢陛下,我袁绍得陛下赦免。”
“就是为陛下赴汤蹈火,也是在所不辞。”
刘偕点点头:
“朕给你点了几个官员和将领。”
“三日后,你就动身前往南匈奴的单于庭。”
“担任匈奴都护府特遣使者一职。”
“都护府自设立起,一直空虚。”
“而且南匈奴还有朕派遣去驻扎着的一万汉军。”
“连同匈奴大军,今后都归你调遣。”
“当然,匈奴单于庭的事情,你不得干涉,单于和你,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懂朕的意思?”
袁绍点点头:
“明白!”
刘偕继续道:
“扶持南匈奴,就是让匈奴自己人打自己人。”
刘偕的声音放低。
“北匈奴永远是个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