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当朝的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则是一直保持沉默,没有为叶向高回京而摇旗呐喊。
...
...
与人满为患的茶楼酒肆所不同,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长安街上则是门可罗雀,各门各户均是朱门紧闭,似是不愿意掺和到当下混乱冗杂的朝局中。
而在长安街以西,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此刻正一身常袍,与自己得意的门生相对而坐,神色轻松的品茶论事。
"恩师,"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之后,年过四旬的房可壮眼神火热,满脸激动的颤抖道:"如今叶阁老在福建整饬海防有功,当地军民百姓无不拜服。"
"我等何不顺水推舟,让阁老回京?"
他是万历三十七年的进士,虽然不是"东林书院"出身,但因科考时的"座师"为张问达,故此平日里也以东林门徒自居,与朝中的东林官员关系密切。
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努力,加上张问达的提携,他如今已是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算是东林党的中坚力量。
闻听此话,脸色深邃的张问达只是轻轻摇头,却没有说话。
别看眼下朝中舆论闹得凶,但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全部加起来,分量也比不上昔日的孙慎行,赵南星等人。
而东阁大学士韩爌的前车之鉴又历历在目,他岂敢随便下场?
"辽东大捷,天子对有功将士予以重赏,唯独忽略了那东江毛文龙,此人可是有意倒向我东林呐,"见张问达没有说话,房可壮语气存疑的低喃道:"另外,天子还打算对那熊蛮子予以封爵之赏?"
"此举有些过了啊.."
当年他们东林齐心协力,成功推举叶向高的得意门生王化贞担任广宁巡抚,希望借此能够将势力发展到辽镇军中,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天子登基称帝,王化贞便被调回京师改作他用,而与他们东林党多有旧怨的熊廷弼则是留任至今,并且屡屡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