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叹了口气,坐在旁边的小凳上纳起鞋底来。针线穿梭间,偶尔抬眼瞧瞧专注读书的周行,眼神里满是期许与慈爱。家中贫寒,全靠祖孙俩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后,是奶奶含辛茹苦将他拉扯长大,供他念书识字。周行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故而倍加珍惜。
这一日清晨,周行如往常般背着书箱去学堂。路过集市时,一阵清亮的吆喝声吸引了他的注意——“新鲜出炉的豆腐哟!又嫩又滑嘞!”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粗布衣裳的女孩正站在摊位前叫卖。她面容清秀,双颊因晨风而泛着淡淡的红晕,双手麻利地切着豆腐,动作娴熟自如。那便是凌雪,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磨豆子、做豆腐,然后挑到集市上来卖,以此贴补家用。
周行驻足片刻,见她忙前忙后却有条不紊,心中暗暗赞叹。恰巧此时,一位老者路过,不小心撞翻了盛放银钱的小盒,铜板滚落一地。凌雪急忙蹲下身子去捡,周行也上前帮忙。两人的手不经意间碰到一起,又迅速分开。凌雪抬头看了他一眼,羞涩地低了低头,轻声说了句:“多谢公子。”周行微微颔首,目光在她洗净的素手上停留了一瞬,而后转身离去。
自那次偶遇之后,周行时常能在学堂附近的小巷里遇见凌雪。有时是她送完豆腐归来,肩上扛着空扁担;有时则是清晨赶早市的路上,她推着装满热气腾腾豆腐的小车缓缓前行。每次相遇,两人都会礼貌性地打个招呼,渐渐地熟悉起来。
一日午后,周行正在家中温习功课,忽闻门外传来轻微的叩门声。打开门一看,竟是凌雪站在门口,手中捧着一块刚做好的嫩豆腐。“公子平日读书辛苦,这块豆腐权当给公子补补身子。”她的声音轻柔婉转,眼神真诚而纯净。周行有些受宠若惊,连忙侧身让她进屋。
屋内简陋,除了几张桌椅和满架书籍外别无他物。凌雪环顾四周,眼中流露出羡慕之色:“公子真乃勤奋好学之人,日后必成大器。”周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承蒙姑娘夸赞,不过是笨鸟先飞罢了。”两人落座后,开始闲聊起来。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越谈越投机。
原来,凌雪虽未进过学堂,但自幼聪慧好学,常趁闲暇之时向村里识字的人请教。她对书中的世界充满了向往,渴望有一天也能像那些文人墨客一样吟诗作画。周行被她的求知欲所打动,主动提出教她读书识字。自此以后,每当夜幕降临,周家的小屋里便会多了一个身影——那是凌雪趁着卖完豆腐后的空闲时间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