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咖位大,就听指挥的。
独奏家咖位大,就听独奏家的。
很显然眼下的情况李安应该紧紧地盯着唐千峰,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
不仅如此,他还时刻留意着唐千峰的神情。
为什么连神情也要关注?
因为指挥在提示音乐即将开始的那一刹那,指挥想要听到的音乐感觉就会藏在那一瞬的神情里。
然而唐千峰直接给了李安一个绅士的微笑,接着便是一个请的动作。
唐千峰的举动很明显不是提示音乐开始,而是选择了1,选择把发令枪交给李安。
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安回以请的手势,把发令枪又交换给了唐千峰。
这就有点意思了。
如果第一次李安选择让唐千峰开始是一种谦卑的表现,那么在唐千峰主动交出发令枪之后他第二次依旧坚持由唐千峰开始,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了。
因为现场所有人都知道,李安是第一次和唐千峰合作。
由唐千峰开始,李安就必须在一开始跟着唐千峰走了。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李安怎么会主动放弃由自己来主导。
如果只是一味地显示自己的态度而再三退让,那就不是谦卑了,是愚蠢。
唐千峰抬手,乐手们的目光从钢琴前来到指挥台。
既然李安要自己开始,看来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了,那正好省事了。
老牌指挥都有自己的起手动作,唐千峰的习惯是右手小臂微微抬起手腕外翻。
李安也还是在这瞬间把握住了唐千峰眼神中的柔和神色。
指挥需要充满着一点幻想色彩的、甜美的开头。
“当当当当-”
抬手指落,李安用指肚点出了第一乐章的引子动机。
均匀连贯的音符带着一种自由速度,却又完全在唐千峰的起手速度中。
琴声侧重色彩得到同时依旧扎实稳健,顷刻间舞台上空起起伏伏的音律回旋。
唐千峰顺势左手轻轻一点,弦乐组丝滑的接过钢琴,就好像已经排练过无数次,就这么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的大幕再一次从大剧院的舞台上拉开。
台下一角,唐中甫老爷子跟着眼前的音乐轻点着手指。
从他的视角,舞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融洽的。
只用听这么一小段,他就知道后续的排练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进行。
李安非常稳,乐团也非常稳。
这支乐团的现役成员都是中青年,里面已经没有唐中甫时代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