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4章 热脸贴个冷屁股

第34章 热脸贴个冷屁股(2 / 2)

“陛下就当没听到,俺老张不是这意思……”

无言看了一眼,刘协扭过头去,这位张飞将军直言无忌他也不是不知道。

再说了,从自身经历来说,他倒是还挺同意这话的,坐上皇位大宝未必算得上什么好滋味。

但这话当然不适合说,于是换了个话题道:

“明洪武帝或有他的难处……汉胡杂居之事向来理之难矣。”

“朕期冀皇叔与诸葛…先生能有经略漠北之良策,使河北汉儿解此藩篱。”

乱世当中波折多少年,刘协也自有自己的思考之事,羁縻之策便是其中之一,毕竟认真算的话,覆汉之贼便是羁胡之策的受益者。

这倒并非是归罪于任一方,只是他寄人篱下时日长久,故而对强行内迁的胡人与百姓之间生出的矛盾看得愈发清楚罢了。

刘备与孔明对视一眼,随后齐齐躬身应下,毕竟这本身便是他们的意愿打算之一。

【正如咱们前面所说,胡蓝案贯穿了整个洪武朝。

虽然名字是胡惟庸案、蓝玉案、通倭案、李善长案等等等,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能归类为一,称呼为勋贵案。

以洪武三年的中书省变化为始,到老朱驾崩为终,老朱对开国功臣态度变化的脉络很是清楚。

从最早的宠信重用,到猜忌怀疑,再到限制约束,再到最终的全部铲除,这基本上就是洪武年间勋贵们的命运旋律。

而如果是从勋贵案的角度出发的话,分析起来这个持续二十几年的大案反倒是出乎意料的简单。

说白了就是皇权这东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加强,实际上君权至高无上的特点已经非常明显,君尊臣卑,臣子只能望风受旨,都不要说对抗,生死荣辱都尽握在皇帝手中,这是从大明开国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事实。

而在这件事上来说,明初的勋贵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部分对于这种变化都缺乏足够的敏感。

这一点上都不需要现代分析,明末谈迁在着《国榷》时就已经说的很清楚:渡江旧勋,俱鱼服之侣,臣主未定,等夷相视。见兵柄独握,未免为所欲为耳。

渡江旧勋,说白了就是淮西党,对他们来说,更加认同的并不是朱元璋的皇帝身份,而是在创业初期所确定下来的淮西集团首领的身份。

但随着大明国的建立,朱元璋也从一个地方集团的首领变化为一个国家政权的最高统治者,这个位置就约束着他要为了长治久安考虑,要建立起来一个稳定的统治秩序。

这个职责的最佳体现依然还是朱元璋和刘三吾对话当中的“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之间”之语,挺清楚的认识到了皇帝是不能掺杂有地域属性的。

毕竟这一点上史书写的挺清楚,地方和中央争斗了多少年了?双方利益谈不拢才是常态。

面对这个问题,老朱一开始的丹书铁券显然是一种比较一厢情愿的做法,他希望通过这种优厚的待遇去洗脱勋贵的地方属性,与他老朱家一起世世代代为了大明国努力。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