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出去寻找工作,漫无目的地四处飘荡。他的脚步沉重,似乎背负着愁苦的命运。又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一天,他远远发现了一处工地,就立即赶了过去,一听口音竟然是一帮老乡。熟悉的乡音宛若一道阳光,穿透了他心中的阴霾,让他感到莫名的亲切与温暖。
他激动得有些颤抖,快步上前询问那个代班,是否需要人手干活。他心里并没有多少奢求,只要能收留他,能给一口饭吃,也就心满意足了。
幸运的是,那个工地刚刚进场,工程队人手不足,代班见他相貌出众,身材挺拔,没有过多地询问,便爽快地同意他的请求。
那一刻,赵光明暗自感激涕零。犹如一个被世界遗弃陷入深渊中的人,突然被一只温暖的大手从暗黑中拉了上来,给予了他继续生存的勇气。
随后赵光明独自离开了原工地,他未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去向。工头丝毫没有挽留,爽快地结清了工资,还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到了工程队,赵光明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敢将自己的隐私暴露出来,只是默默地与他人保持着适当距离。
他格外珍视这份工作。既然没有勇气自我了断,那就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待到命赴黄泉之时,才不会留下遗憾。毕竟,他也曾参与过创造这世界,不枉此生了。
在工程队中,他干活最为卖力,做事认真细致,任劳任怨,很快便得到了代班陈老二的赏识。
陈老二虽说担任代班一职,却并无多少技术实力,完全是凭借与张茂林的交情才坐上那个位置的。
由于不善管理,他负责的工程常常出现纰漏,有时甚至需要大面积返工,不得不将已经修复好的路面重新挖开,为此总是被张茂林训斥得狗血淋头。
被骂的次数多了,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做好工程,就必须培养出几个得力的技术人员。
他见赵光明干活认真,头脑灵活,而且性情耿直重义气,便特意对他进行培养,教他各种关键技术。
赵光明犹如一块海绵,迅速吸收着各种知识。他头脑聪明,往往很快就能领悟到其中的诀窍,再融会贯通,竟比其他两个老技术人员做得还要出色。
张茂林时常在工地上巡查,渐渐地也注意到了赵光明。他惊讶地发现,凡是赵光明负责经手的地方,质量过硬,绝不会有返工的情况,为此对他格外关注。
在经过一番暗中考察之后,张茂林决定再组建一个工程队,由赵光明担任代班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