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76章 人才辈出

第376章 人才辈出(1 / 2)

一个新大国的崛起,首要的是足够的实力,实力的强大是成为大国的基础。

唯有国家的力量才是真理,否则拥有再好的东西也会被别人抢走。

但一个大国最终被国际社会承认为大国,又不仅仅是自身实力的问题。

南美第一次出现了不受巴西和美利坚控制的区域联盟,标志着门罗主义在南美南部的部分失效。

借越南战争分散了美利坚的注意力,加上北约的内部分歧,美利坚没有明面上反对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越南战争将持续消耗美利坚八成的战略资源,奥格兰独立后,巴西势力衰退到巴西高原以北,阿根廷很有希望完成巴拉那地区的区域整合。

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就更不可能搞事情了,他还在继续稳固权力。

勃列日涅夫巩固权力的方式倒是和圣赫塞差不多,推行干部稳定政策,政变后清洗赫鲁晓夫派系,重用军工复合体和地方党魁,如乌斯季诺夫、谢尔比茨基等大佬。

强化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军工,用太空竞赛转移国内矛盾。

当然圣赫塞的方式复杂的多,用地方军队洗掉了军政府,然后把军队职能转向国防现代化,这是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后来建立技术主导的文官内阁,逐步清洗必隆正义联盟,清除高官级必隆和地主教会成员,安插布兰卡系官员。

打压激进联盟,合并不妥协激进联盟,吸纳中产阶级技术官僚。

从土地改革到广域市改革,省份合并,内阁改革,完成从布兰卡到科恩内阁的蜕变,财政改革,以及建立超级集权内阁。

本质还是在于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也依靠重工业推动市场化发展。

苏联人的暧昧态度也证明国家实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苏联希望阿根廷用更多的粮食和矿产支付技术转让,重工业设备出口,甚至可以秘密给阿根廷的导弹技术升级。

苏联崛起,特别是新华夏的崛起迫使美利坚开始调整全球战略,这两个真正有分量的大国,在口头上支持了阿根廷,比起德法支持的分量都还要重一些。

戴高乐通过支持巴拉那联盟,希望能让美利坚在南美变得分散一些,减轻北约对法国的压力。

就和戴高乐承认新华夏差不多,多下点注罢了。

龙虾战争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借口,现在的法国人确实还是有点说话的分量。

作为回报,法国资本可以在阿根廷增加投资,军工合作也更加全面,阿根廷将在未来五年采购更多法国的工业设备和军工技术,法国工业界将获得更多阿根廷合约。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