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汉之侯爵,分为关内侯和关外侯,大唐也是沿袭了下来这个规矩,所谓关内侯,便是以关中各县城之名册封,比如都熟悉的蓝田侯。
蓝田县,就在关中,便为关中侯,秦川侯,尽管先前并没有这个册封,可如冠军侯一般,真说起来,没有人敢不认这是关内侯,八百里秦川,塑造了关中大地,从张楚开始,秦川侯这个爵名,将会成为关内侯第一等!
而左武侯,出自于左武卫,再加上后面跟着的中郎将,这种一般是统称为杂牌侯,比关外侯还要更低一些。
毕竟关外侯,也是有册封之地的。
不过想想也是,阴山一战之前,苏定方并没有什么建树,能够一举马上封侯,已然是莫大的荣耀了。
再加上,他在朝廷的根基尚浅,不是出于陇右勋贵,也不是出于瓦岗旧军,更不是高门世族,更何况先前所效忠的窦建德这些野王,还是大唐的敌人。
能有这样的赏赐,足已能看出来陛下的心胸开阔。
同时,从中其实也能窥见一二苏定方之后,为何会有长达十数年的落寞。
没有根基,也是苏定方最大的问题,朝中这么多秦王府旧将还都用不过来呐,怎么可能用一个半路才挤进来的苏定方?
当时苏定方能成为折冲都尉,是因为李世民对于突厥的急迫,现在东突厥已灭,自然其余事都可以徐徐图之,而因急迫而挤进来的苏定方,用完之后,自然就要晾到一边了。
其实,就算李世民不想晾着,也没办法,谁叫手底下的人太多了。
尽管,苏定方能力很是不错,一战就从折冲都尉升为左武侯领中郎将。
这个时候张楚突然招揽,这一点原因,对他也很重要,总的来说,苏定方和军中的山头,羁绊不深,并且这个时候根基不稳,正是落寞失意的时候,正是把他要过来的最好机会。
张楚摇摇头:“苏将军何必妄自菲薄?”
“北征东突厥一战,苏将军闪耀草原!足可见苏将军之能力,令人撼然。”
“只可惜,十六卫,包括边军之中,将士众多,从武德年间,一直追随陛下的将领,更是数之不清。”
“所以,苏将军暂时只能雪藏于人群之后,可若是假以时日,某家相信苏将军,定是能光照九州!”
“当然,其实太岳,也是有私心的。”
“尽管,我和程公,秦公他们关系不错,可,他们不是国公就是大将军,手下的左武卫,右武卫,左骁卫等等,更是咱们精锐中的精锐,让他们放弃如此精锐之雄师来护农卫?”
“别说他们不愿意,就算是我,也没脸去开口。”
“而十六卫军中的青壮,苏将军,我和你一样,半路出家,哪里来的根基呐?”
“别看咱在外面,也是人五人六的,秦川侯听上去,也很是不错,甚至还是大唐最年轻的侯爷,可,没办法,人家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