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追光者 > 第58章 魏晋风度与玄学

第58章 魏晋风度与玄学(2 / 2)

常聚于竹林,饮酒纵歌,肆意酣畅,畅谈玄理,不拘礼法。在那个动荡不安、礼教崩坏的时代,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追求,展现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风度。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嵇康出生于世家大族,自小聪慧绝伦,才情出众。他的容貌俊美,气质脱俗,仿佛不沾尘世烟火。在魏晋那动荡且混沌的岁月中,嵇康如同一股清流,傲立于世。

嵇康是三国时期曹魏着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的丈夫。

嵇康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在思想上,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儒家繁琐礼教,追求自由和真理,面对司马氏政权的黑暗与虚伪,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坚决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内心的高洁。这种拒绝合作的态度,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司马氏政权对嵇康的不从百般打压,嵇康则毫不退缩,以笔为剑,以琴为歌,抒发着心中的愤懑与不屈。他们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犹如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

嵇康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那曲《广陵散》。此曲旋律激昂,节奏跌宕,仿佛是嵇康内心汹涌澎湃情感的宣泄。

然而,嵇康终因不肯妥协而被诬陷,在那决定生死的刑场之上,三千太学生跪地求情,哭声震天,嵇康面无惧色,泰然自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再次奏响了那曲《广陵散》,琴音如泣如诉,饱含着他对世间的留恋、对正义的执着和对命运的不甘。曲终,他悲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从此,这一绝世名曲失传,成为千古憾事。

尽管《广陵散》已不复闻于世间,尤其是古筝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豪迈奔放的曲风,为后世古筝曲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山涛虽然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但他为人忠厚,善于协调各方关系。向秀则以注《庄子》而闻名,他的《酒德颂》宣扬了一种放纵不羁、蔑视礼法的生活态度。王戎和阮咸在文学上的成就相对较小,但他们同样以独特的个性展现了魏晋风度。

最新小说: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 我在三国加个点 绍宋 奥特:修仙界吗?有点意思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水浒:大宋江山万里 我在柯学世界当灯神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乾风云起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