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尔来君卿意 > 第10章 万里送行舟(5)

第10章 万里送行舟(5)(1 / 2)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

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针验巧

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夕中午,投针于水,借日影而验工拙,成花鸟云兽影,则乞得巧。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4、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5、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借以求子。

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晒书晒衣

古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盛行。《杨园苑疏》记载,汉建章宫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之晒衣阁,每到七月初七,宫女必登楼晒衣。此当为七夕晒衣之缘起。

最新小说: 为美好的提瓦特献上祝福 斗罗V:开局逐出昊天宗,我投靠武魂殿 被丈夫典卖后,全员跪求她原谅 强嫁权臣捂不热,我换夫你慌啥? 被迫赐婚,糙汉王爷将她宠上天 全员疯批:成了偏执前夫的白月光 将军府的嫡女不好惹 渣夫假死换妻?资本家娇女转身嫁军少 空间通三界,小农女带飞全家 好难啊,快穿拯救病娇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