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湿参也存放不了多久,时间略长便会腐烂。女真人只得把价格压得很低,以便能够尽快将其售卖出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据说是努尔哈赤命人将鲜参煮熟、晾干后再进行售卖,果然如此一来保存的期限就变得很长了,这也渐渐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
可人参一经煮熟,药力自然大大流失,到了京城,达官贵人们使用的,理论上来说其实是药渣。
这些煮过的人参在干燥之后,还会慢慢腐化成真正的残渣。
所以鲜参极为少见,更别说这么好年份的了。毕竟若是没卖出去,很快就烂了。
自从小十四出生,永和宫的人参份例没变,却是全部变成了鲜参,而且从未断过供给。
玛禄自然是不用白不用,静怡那边分了一半。玛禄自己就是不吃,也拿来煮了水,再调配好发给永和宫的下人们喝了。
导致永和宫的人,一个个都是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他们深知这些鲜参水的珍贵,也感激主子的恩赐。
有的时候玛禄抱着十四阿哥,都觉得自己可能是生了个金疙瘩。
然而玛禄还没高兴多久,苏麻喇姑就来了。
来者不善,苏麻喇姑是奉孝庄旨意,过来和德妃娘娘商量四阿哥和温宪的婚事。
玛禄虽然已经活蹦乱跳,但她理论上还在坐月子,只得坐在床上见了苏麻喇姑这位宫中德高望重的老人,额头上
带着温宪出发之前亲手给她缝制的抹额,虽不精美却很舒适温暖。
苏麻喇姑仔细端详了下玛禄,才恭恭敬敬说道:“德妃娘娘好气色,看这针脚和绣图,这抹额是温宪公主做给娘娘的么?公主真是心灵手巧,又孝顺乖巧。”
玛禄勉强笑笑,知道孝庄肯定没憋什么好屁!她只能点点头:“姑姑过誉了。”
苏麻喇姑笑眯眯展示了许多她带过来的厚礼:“娘娘,老奴此次前来,是奉太皇太后之命,询问娘娘产后可还安好?太皇太后对娘娘和小阿哥甚是关切。”
玛禄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劳太皇太后挂心,臣妾一切安好。等臣妾出了月子,就亲自抱着孩子去慈宁宫请安。”
苏麻喇姑又止不住地夸赞德妃教导有方,膝下子女各个健康活泼,聪慧争气。
玛禄看着这位慈和的老人,却觉得她的面容狰狞极了。
见玛禄只是笑,并不接话,苏麻喇姑也只得坦白了来意:“太皇太后觉得,四阿哥和温宪这样出色的人物品格,和博尔济吉特的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