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耐心地解释道:“我们会先使用一些溶栓和抗凝的药物,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当然,这些药物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副作用,比如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但这种风险是比较小的,而且我们会密切监测你父亲的情况。”
金倩也担忧地问:“大夫,那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做其他的吗?比如什么特殊的护理之类的?”她在想,只要能让父亲好起来,不管多复杂的护理她都愿意去做。
大夫回答说:“护理方面也很重要。要让老人保持情绪稳定,饮食上要清淡,避免高盐高脂的食物。另外,要注意老人的休息,不能让他过度劳累。”
金森又问:“大夫,那这种脑梗前期的情况,大概要治疗多久才能好啊?”
金森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事务,他知道如果父亲治疗时间太长,自己需要好好安排一下,可又不想因为这些而影响父亲的治疗。
大夫沉思了一下说:“这个很难说准确的时间,要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还有他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药物效果好,可能一两周症状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后续还需要持续的观察和治疗,防止复发。”
家属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但又立刻担忧起后续的护理问题。
金森找到艾小贵,说道:“艾院长,我爸这情况需要住院治疗,但是我们家人都很忙,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护理。养老院可否安排护工来医院护理呢?费用我们家里出,绝不让养老院为难。”
艾小贵面露难色,他叹了口气说:“实在不好意思啊,我们养老院不含医院护理内容,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人员配备,所以这个要求我们实在是无法满足。”
家属们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
这件事之后,艾小贵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这是养老院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为老人和家属提供更多的便利,对养老院的发展也有好处。
于是,艾小贵决定招用若干弹性医院护理护工。他让工作人员起草了招工启事,贴在了养老院的公告栏上。
招工启示发布后,前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有男有女,年龄都在四五十岁之间。
艾小贵亲自参与了面试。一位名叫王姐的应聘者说道:“艾院长,我之前在医院做过护理工作,对照顾病人很有经验的。”
艾小贵笑着问:“王姐,那你为什么想来我们这儿做弹性护理护工呢?”
“我觉得这样的工作模式很灵活,我可以在有空的时候来工作,而且我也习惯家这份工作,收入也高。”
还有一位名叫赵大的应聘者,他拍着胸脯说:“艾院长,我身体好着呢,力气也大,照顾病人不在话下。”
艾小贵对他们说:“我们这儿一旦录用,是需要做健康体检的,只有满足要求后才能正式签订推荐协议。患者有雇佣要求的时候,养老院只做推荐,双方达成契约,这属于个人之间的行为,与养老院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