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群芳谱 > 第1637章 养廉银

第1637章 养廉银(2 / 2)

那些火耗差额的银子,就留在当地,归于当地官员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火耗银子便是其一。

国朝定鼎,延续前明一条鞭之事,火耗之事仍存,一两银子往往需要加征二三钱的火耗。

甚至于四五钱!

全看当地官员的心思。

偏僻之地的州县,赋税不多,火耗……不能少,甚至于更多于朝廷真正需要的赋税。

百年来,朝廷也有发过禁令,不准各地官员征收火耗,不准各地官员胡乱征收耗羡!

耗羡同火耗相仿,范围更大火耗。

朝廷在征收赋税之外,也在一些特别的地方征收钱粮绢布之物,那些东西同样有损耗。

朝廷需要一匹布,往往当地征收一匹半的布!

朝廷需要一石粮食,当地官员往往征收一石三四斗,甚至于多四五斗,乃至于更多。

上皇还在的时候,有一些官员曾提出固定额外征收的份例,不准备各地官员横征暴敛。

上皇仁政,当时并未施为。

陛下,近年来,一直在整饬吏治, 而今落下那件当年上皇未做的事情。

火耗要归公!

耗羡同样归公!

都定下固定的份例,除了一些特别的地方!

此外。

那些耗羡、火耗的钱粮原本归于当地官员支配,以后……纳入正式的赋税之中,同样要上交国库!

然后由国库对那笔额外的钱粮给予分配。

统一分配天下各地官员。

以前不上台面的银子,以后……正式了!

也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养廉银!

按照旨意还有相关文书的意思,养廉银很是丰厚,最少都是十倍于现在的钱粮俸禄所得。

如若是一些官位较高、所属管辖之地较为富裕的官……养廉银更高。

一品官员的养廉银更是达到一万两以上,只少不多!

今岁就要施为,今岁就会真正下发养廉银!

自己是七品官,养廉银大概在一千两上下,十倍于自己先前所得。

也是为此,鲸卿于自己建言,建议自己将福建老家的老母妻子等人接来,接入京城。

之前没有养廉银的时候,自己一岁百两上下,不过大体支撑,难以维持一家人在京城的过活。

毕竟,田亩不在,日日事事都需要银子。

若有养廉银,则不一样了。

一千两银子,足以好好的养活一家人了,甚至于还有很多很多的剩余银子。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