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猜测,第一批前往倭国的海商,或许还不知道朝廷收购硫磺的消息,只要自己抢占先机,运个一两船回来,那么他身为泉州李氏嫡长子,也算是为自己家族开了个好头。
商贾虽然卑贱,但是宗族之中还是有着不大不小的争执,如李泉选择前往耽罗岛,那也有二房三房的人前往南海。
面对大海的危险,他们这些想要振兴家族的子嗣就不能落于人后。
特别是嫡长子,别以为安稳待在家里,就能坐享旁支与依附者的功劳。
海贸所依靠的航海能力都没有,别人完全可以利用完你的渠道之后,再自立门户。
若不能让合作方记住你的脸,记住你所代表的家族,那和谁合作不是合作?
商业便是如此,竞争的激烈让他们这些中小海商们只能拿子嗣的命去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商路。
一旦合作保持长久了,到了那个时候,像李泉这样的嫡长子才能拥有坐稳一家之主的资格,这也不仅仅是在海商的身上有所体现。
如今的大明,上到藩王,下到底层官员,都是如此。
机会就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不管是消息也好,势力也罢,只有运用得当的人,才能有传承有序的资格,否则只会被时代的大浪拍入泥沙之中。
李泉与自家的船长水手们商量好后,就立刻准备启程。
耽罗岛留给那些更小型的船队,他们从耽罗岛运牛羊马回去,在如今拥有了整片草原的大明,利润虽然小了些,但无疑也比农户赚得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