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明官员苦,那是因为发宝钞,而宝钞折价之后才苦。
要知道,一个官员,他可以用一切公家的东西,上到各种伞,下到各种桶,还有家具等等,都是拎包入住。
至于像海瑞那种说是苦哈哈的官员,要知道,海瑞要买的不是普通民房,放在后世,那是要买大别墅,还要养奴仆,维持官员的体面。
若是除开想要当人上人的想法,大明的官员一应吃喝用度,其实并不需要花钱,叫苦不过是想要住上四合院,起床有婢女服侍罢了。
现在,官员有余钱,不敢触及大明法度,存放在银行就是最好的选择。
“确实如此。”
柯潜认同通判家娘子的说法,他在京城听到的也多是这样。
“某参加科举时,就曾去看过银行,将银钱放入银行之中,存个年份,便能获得利息,不少人都是如此做。”
闻言,通判有些吃惊,道:“存银钱还能赚钱?那银行不是亏了?”
“亏?”
柯潜无奈摇头,道:“有陛下和朝廷背书,若是银行亏损,刘通判以为会如何?”
这种事情,柯潜一开始听说时也想过,而在格致院的时候,他们也组成团体讨论过,得知了圣人一系列举措,柯潜也明白,只要有实业支撑,银行算不得大赚,但至少想不到怎么会亏损。
甚至有人往极端方面想,大明实业一片萧条,各种货物都卖不出去,到了那时,银行亏不亏损已经不重要了。
那已经可能涉及国破家亡了,说明大明走向末路,百姓的钱也不会放在银行里。
而柯潜的问题,通判也不敢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太祖的所作所为。
老朱因为宝钞贬值就滥发,越发越贬值,最终变成废纸,前车之鉴,后车之师,通判若是如此说,岂不是在言朝堂无能人。
“这,这不好说。”
通判支支吾吾,选择了不说。
柯潜看了通判一眼,道:“其实很简单,银行吸引百姓存银钱而发利息,那么银行若是亏损,必然是利息超过了存款,而这种情况,那便是银行仅存款,没有将钱拿去生钱,换而言之,便是尸位裹餐。”
当前柯潜并不知道银行可以有金融业务和放贷业务,仅仅是知道朝廷可以利用银行汇集银钱,而若银钱能通过各种工坊产业获利,以如今圣人的能力,怎么也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