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那大村纯忠为了奉承喜儿,还总是跟着喜儿一起,在工地里乱逛。
另一边,朱仪和张北海则是在准备安排船队回朝的事宜。
回大明的船,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福船自然是不可能,而这方面还需要由阴阳官提供建议。
而阴阳官之间经过讨论,给朱仪的建议便是战座船和海沧船这两种船型。
二者都属于中型海船,载荷量大,满员都能超过五十人。
如果天气好且顺风的话,从长崎按海图到耽罗岛,也不过就三天的时间,只要到耽罗岛,就能分海路和陆路,确保之后消息一定能传到京城。
阴阳官给出的路线也有到了耽罗岛后,就直接沿着朝鲜沿海航行,虽然时间会久一些,但胜在安全。
“你觉得如何?”
朱仪询问起了张北海的意见,现在舰队是由张北海来管辖。
闻言,张北海目光停留在海图上,没有马上回答。
这份海图是经过两趟舰队航行之后印证而成,可以说是十分准确的海图。
“末将更倾向于分三路,到了耽罗岛后,一队走陆路,一队靠着朝鲜沿海走,另一队则是直接横渡东海,直达山东,如此,也能扩展海图区域。”
张北海的手指在海图上直接画出一条线来,而这条航程最短的航线,自然也是不确定更多的航线。
至于靠着朝鲜沿海走,也算是顺便侦测一下邻国的海域。
舰队每次航行,都是为大明驱散笼罩在舆图上的迷雾,使得大明的舆图更加清晰。
闻言,朱仪思索片刻后,道:“那就出两艘海沧,这船灵活,机动性强,无风也能行动。”
“没问题。”
张北海点头,补充道:“每船三十人,各配备两名阴阳官。”
说完之后,张北海就看向一众阴阳官,便是在等阴阳官自荐。
如果阴阳官不想自荐,自然会有朱仪直接挑选下令,回去必须要有阴阳官,可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在长崎的阴阳官,本身的任务也很重,需要记录下长崎的各种气候信息,连同动植物也包括在内,当然,主要的就是画下各种舆图,以便往后部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