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长政不知道自己的父兄心中的壮志,他这些天几乎是帖子不断。
英国公每一场宴会都在自己的身旁陪同,即使这些宴会都是他的人举办的,英国公也像皇帝身后的大太监一样注视着所有人。
盛长政不单单是来参加宴会认认脸,距离拨乱反正也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了。
他得先搞清楚自己这边到底已经撬动了宋朝多少的武将,不然到时候清算的时候容易误伤友军。
这一清算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英国公虽然知道自己的这位小主子身后凝聚的力量极大,但他也就知道个一知半解。
跟在盛长正背后跑了两个多月,英国公回府睡觉的时候都要睁一只眼。
我的妈呀,这是已经掌握了整个京城八成的武将了。
更要命的是就连皇城中的禁军都已经完全在盛长政的控制之下。
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这三衙更是从头到脚就是组织里考出来的人。
宋朝是一个很神奇的时代,武将只能在家里待着,上个朝还要被那些文臣骂的一无是处。
宋朝最擅长的就是派文官管兵,甚至打仗的时候文官一句话发挥的作用也比主将要大。
统辖殿前诸班、直及全国禁军的三衙也全是文人,这三人正是盛长政组织中考出来的考生之三。
虽说禁军的兵籍和发兵之权则归枢密院,但是在真正关键的时刻三衙就已经足够发挥决定性作用了。
英国公这副样子果然是让盛长政在汴京贵族圈里边的名声更大了,甚至连远在宫墙内的官家都已经听说了此事。
赵祯年老,这辈子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有一个自己的儿子。
听人将这事当做笑话讲给他听的时候,他竟然真的下旨把盛长政这个无数人称赞的俊秀儿郎召入宫中。
然后赵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