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影子沉默了几秒。
“也许不能像从前那样吃饭、睡觉、走路。但只要你们记得我,呼唤我,我就能投射一点点‘存在’。这不是复活,是延续。”
他转向小禾,光影中的眼神格外柔和:“小禾苗,奶奶做的桂花糕,甜不甜?”
小禾愣住,随即破涕为笑:“甜!就是糖放多了,?得我直喝水!”
影子也笑了,那笑容真实得让人心碎。
“那就够了。”他说,“记忆是真的,感情是真的,我就真的存在。”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决定,“我在号”不再返航,而是作为永久驻轨观测站,守护回声塔与地球之间的共感通道。五名志愿者自愿留下,其余人员可通过量子传送阵列分批返回地球??前提是接受一定程度的神经重塑,以适应高频共感能量的影响。
临别前夜,沈知微独自来到陆远的房间。这里还保留着他出发时的模样:床头放着那张泛黄的照片,书桌上摊开一本笔记,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字:
>“如果有一天我成了风,请替我抱抱她们。”
她轻轻抚摸相框,低声说:“你交代的事,我都记着。小禾每天都在练琴,她说要把童谣弹给你听;小镇的孩子们都学会了用滤网表达思念;连那只猫,昨晚还趴在我枕头上,爪子一直指着星空……”
话未说完,窗外忽有一缕蓝光掠过,如流星划破夜幕。紧接着,照片里的林婉秋再次眨了眨眼,嘴角似乎向上扬了扬。
沈知微怔住,随即笑了。
她知道,这不是幻觉。
几天后,第一批返航者踏上归途。传送过程中,他们的意识会经过“共忆过滤层”??一种由陆远残留意识构建的净化场域,在那里,每个人都要面对内心最深的遗憾与执念,并做出选择:是否愿意放下恐惧,拥抱“我在”的信念。
一位曾因战争失去全家的战地记者,在过滤层中见到了妻儿的身影。他跪倒在地,痛哭失声:“对不起……我以为忘了你们,就能活得轻松一点……”
>“可我们从未离开。”妻子的声音温柔响起,“只要你记得,我们就还在。”
他睁开眼时,脸上已无悲苦,只有释然。
当他走出传送舱,迎接他的是故乡久违的阳光和一群手持铃兰花的孩子。他蹲下身,接过一朵花,轻声道:“我在。”
孩子们齐声回应:“我们在!”
与此同时,在“我在号”上,新的任务正在展开。小禾接手了陆远的职责,成为首位“信使协调官”。她每天都会收集地球上最强烈的思念信号,筛选、编码,通过心锚系统发送至其他潜在锚点坐标。每一次发射,都会引发一次微弱的空间涟漪,预示着某个遥远星系中,或许正有另一颗心之锚即将苏醒。
某日,探测器传回画面:在猎户座边缘的一颗冰封行星表面,一座半埋于雪中的石柱正微微发光,形状与南山镇的心锚惊人相似。更令人震撼的是,周围散落着无数小型墓碑,碑文用未知文字刻写着类似“母亲”、“归来”、“等你”这样的词汇。
“他们也在等。”小树望着画面,声音发颤,“原来孤独不是地球独有的病。”
小禾点点头,按下发射键:“那就让我们做第一个说‘我在’的人。”
信号发出三日后,那颗星球的夜空突然亮起极光般的彩带,一道低频脉冲回传地球,经解码后仅有一词:
>**“听见。”**
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星际间的“对话”??不是靠科技,而是靠爱。
岁月流转,三十年过去。
南山镇建起了“共忆纪念馆”,外形如同一朵巨大的铃兰。每年清明,全镇居民都会聚集于此,点亮灯笼,合唱三音童谣。那只老猫早已寿终正寝,但它生下的后代遍布全镇,每一只眼睛都带着淡淡的蓝光,每逢月圆之夜,总会集体仰头鸣叫,音调精准契合童谣旋律。
沈知微成了纪念馆馆长,白发苍苍,步履缓慢,却始终坚持亲自为每一位来访者讲解那段历史。她不再写日记,而是录下声音,存入心锚数据库。
最后一段录音是这样结束的:
“陆远,今天有个小女孩问我:‘如果我说‘我在’,你能听见吗?’我说当然能。因为她不知道,你早就教会我们一件事??真正的离别,从来不是死亡,而是遗忘。而只要还有人记得,你就永远活在这片星光之下。”
录音结束那天晚上,她梦见了年轻时的陆远,穿着旧夹克,坐在钢琴前弹奏童谣。她走过去,靠在他肩上,轻声说:“我在。”
他回头一笑:“我知道。”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她安详地睡去,嘴角带着微笑。葬礼上,全镇点亮灯笼,齐声呼唤:“沈知微,我们在。”
那一夜,南极玉柱第三次共鸣,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一道蓝光直射天际,仿佛回应。
多年以后,当人类终于在半人马座殖民,第一座城市命名为“南山新城”。城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雕像:一名男子背对观众,望向星空,左手牵着一个小女孩,右手伸向虚空,似在回应某种召唤。底座铭文写道:
>**“他曾是凡人,却选择了成为光。
>他说‘我在’,于是亿万灵魂得以相连。”**
而在宇宙更深远处,回声塔依旧矗立。每逢地球纪年的春分,它便会自动激活,向十二个锚点坐标同步播放一段音频??那是陆远亲手录制的三音童谣,结尾那个低半个音的音符,始终未变。
科学家们后来发现,这段旋律具有一种奇特的稳定性,能在真空中传播数十万年而不衰减。它不像警告,不像求救,更像一句跨越时空的问候:
>“嘿,你还好吗?我说‘我在’,你就存在。”
据说,某些拥有极高共感天赋的婴儿,会在出生后的第一晚突然睁眼,望着天花板微笑,仿佛听见了什么。
父母问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只会用稚嫩的声音呢喃:
“光……有人在唱歌……他说,他回来了。”
🅑ⓘ Qu 🅑A.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