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要指望他们就此能成为下一个约基奇,那只能说明还是太小瞧约基奇。
约基奇真正厉害的是他对比赛的解读。
他能在有球和无球时,都能参与到进攻中来,对比赛施加影响。
这才是约基奇出类拔萃的地方。
上一个能达到这种效果的球员是斯蒂芬-库里,但库里这样的神射手肯定没有约基奇的篮板贡献和高度所赋予的传球视野。
在胡浩南看来,真的很难找到一个能像约基奇这样兼顾个人主攻、组织传控、无球掩护和篮板威胁的全能型进攻核心。
一般说来,持球核心往往缺少无球,一旦篮球不在自己手里,就化身为场上立棍。
而内线球员又很难像他这样进行大量的上线组织。
总得说来,约基奇走的是一条中锋控卫化的特殊赛道。
1-5号位本是球场上战术作用表现最极端的两个位置——前者自带球权掌控属性,后者又是场上终结能力表现最好的球员。
通常说来,中锋几乎不可能像控卫一样持球上线策动进攻,控卫也无法像中锋那样利用自身终结能力来压缩对手防线。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
控卫虽然握有球权,却因为终结能力不强,改变不了对手的防守。
而中锋虽然拥有超强终结能力,却在大多数时候拿不到球,只能望球兴叹干着急。
所以在NBA发展历史上,所有主教练在执教一支球队的时候,都会花大量时间最多来理清一件事。
如何让1号位高效的把球输送给5号位?
而约基奇这种类型的球员出现恰恰省却了这一步骤。
你知道这对于主教练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减负!减负!减负!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主教练可以直接跳过一个步骤,这不仅简化了进攻战术,节省了进攻时间,更降低了跑战术所出现失误风险……
这就是约基奇,他既保留了中锋在内线进攻的基本盘,又把这个盘子扩大到三分线。
这不仅降低了给约基奇上球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迫使对手也必须要用中锋来跟他对位。
否则一旦对方尺寸不够,约基奇只要近筐落位,就会用一套真实命中率超过60%的效率来惩罚对手。
约基奇才是联盟中锋位置上当之无愧的破解对手“护框中锋”的最强武器。
这样一个球员,又哪是随随便便一个新秀能够顶替得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