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海平线的末日挣扎 > 第718章 人否(3)

第718章 人否(3)(2 / 2)

不亲耳听听,实际体会一下,恐怕我就信了那群「官老爷」的鬼话。这还是只是简单一些的小事,如果我不悄悄的坚持吃士兵吃饭的大食堂供应的饭菜,并且没事就做同等的强度的运动。只是看着菜单瞎猜,恐怕我至今还觉得所有士兵吃的还不错呢。

于是我就会被蒙住眼睛捂住耳朵,甚至说得极端一些,如果有人反对人工智能进公交车,我会觉得对方是个「食古不化」的保守派。后勤部要是有人建议丰富士兵饮食,我会猜后勤部的官员想要借此吃拿卡要。然后一条条荒腔走板的乱命,就砸在了底层办事员和百姓的头上。

当然古往今来的官老爷和万岁爷们,从来就不乏智者。而眼瞎耳聋的他们如何判断事情的真假,和如何判断自己权力的边界时。他们都会奉一种恶心到极致的方法为圭臬,那就是反向利用「下乱命」来了解实际情况。

历史上典型的「乱命」就有唐玄宗命令从岭南运荔枝,他不知道当时的大唐,没有办法运荔枝吗?他知道,并且他只知道,自己没有办法从岭南运荔枝回来,所以这个荒谬的猜测就变成了命令。那时候唐朝的整个体系,就要围绕这种廉价的喜好而运转。那么价值呢?服从本身就有价值,整个官僚体系忙起来,才能不针对你。

这种事更典型的还有隋炀帝大运河,讨突厥,三征高句丽,后代历史只说京杭大运河的意义。三征高句丽的民族融合,但其实统治者的目的就是一坨屎。一坨被后世人包裹了黄金的屎。如果龙国有海运传统,隋炀帝还会修大运河吗?

会的,没有统治者,会给自己选择更别扭的海运。京杭大运河后续的作用,那是因为大运河成为了「百万槽工衣食所系」,但如果隋炀帝真的为了让他的大运河成为槽工万世生路。《隋书·食货志》:隋大业年间,运河徭役死者十之四五。

隋炀帝若真能顾及民生,为什么不「以工代赈」轻徭薄赋?反而为了赶工期追,弄出徭役死者十之四五的惨剧——后世称颂的「漕运经济」,不过是战争废墟上自然生长的次生体系,与隋炀帝的原始动机毫无关系。

最新小说: 崩坏三:我杀了他们,但我是好人 喂!亲一口,命给你! 网游之这个杀手是牧师 境界触发者! 山海经中山的故事 怪物猎人苍蓝星 嬿婉传:娘娘她只想做皇帝 快穿:你管自己叫贱攻?! 鬼王无惨求生中 燃烧直至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