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廿无是什么人,《十八体》的作者张北海很清楚。毕竟从圈层来说,末世前的武廿无,是大财阀安国栋家的女婿。而张北海他在末世前,则是一位龙国全境甚至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知名的科幻作家了。所以末世前的武廿无,在民众眼里是比起张北海是要低出半个身位的。
可是作家这种职业怎么说呢?说高就高说低就低。打个比方吧,末世前的临时大总统张牧之如果遇到这样一道选择题:安国栋的女婿武廿无,以及知名科幻作家张北海,一起掉到水里。
实话实说,张牧之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救安国栋的家人。即使那个安家人,是末世前的武廿无那样一个倒插门,还吃软饭的女婿。
原因无他,毕竟安国栋可是一个把游艇和顶级豪车全产业链,以及完整的高端电子产品代工厂和产业链,都搬到了龙国的顶级富商。从某种角度说,那个叫安国栋的海外华人,带着巨额资金回到母国。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战略意义都太大了——当然是在安国栋,如果没有做那些缺德事的前提下。
不过话说回来,张北海那几部小说。也确实是集体主义的扛鼎大作,就比如《我儿子撞向太阳后,大老美原地崩溃》,就是部,让一向不懂政治的军迷点赞的好书。那本书精确命中了一个所有人的爽点,那就是罗刹国的希拉维克集团加入北约,联合全世界攻击龙国的故事。
那本小说最成功之处,就是完美拿捏了军迷——这个懂点政治,又不太懂的群体最鲜明的特点。
而那本书更妙的地方,就在于他把剧情锚定在三战前,二十世纪末。那个具体的历史和时间节点上。当时的罗刹国总统鲍里斯,在旧帝国崩溃后,推行完全没有底线的“一边倒”外交策略。以至于当时龙国的所有有识之士,都觉得那是极度危险的信号。
可罗刹国的鲍里斯总统,那是在就任后的前两年搞的“一边倒政策”,到了1993年的“十月事件”,也就是鲍里斯用武力解散国家杜马后,就已经完全放弃了一边倒政策。
而五年后,第二任期的鲍里斯就已经开始强调罗刹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应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并且争取在一些国际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独立的立场——要是用《赵哥聊政经》的逻辑来说。那就是更不听话了,一点不老实了。
到了鲍里斯掌权的第八年的时候,罗刹国已经开始利用伞兵,抢占贝尔格莱德郊外的普利什蒂纳机场了。至于张北海写出《我儿子撞向太阳后,大老美原地崩溃》,则是鲍里斯下台一年后,希拉维克集团的弗拉基米尔上台时才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