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 第1177章 中间环节的成本

第1177章 中间环节的成本(2 / 2)

但有没有可能是当地的老乡压根就不知道这东西是能卖钱的?”

同学们充满了不解,人怎么会不知道水果能卖钱?

“别不信,由于认知的差异,还是真有这种可能性的,像刘炜,你家是豫省商市的,那里应该以小麦种植为主,那你说说,种出来的小麦都可以做什么?”

“交公粮!”

“嘿,算是一种用途,但不是最终的用途,最终会变成面粉,做成面饼、面条,吃进肚子里。

但你当年种出来的麦子,有多少是做成蛋糕的?

申城凯司令栗子蛋糕,当时的价格大概在7毛钱每600克,而小麦的售价大概是1毛钱每斤,这中间存在着什么样的不同导致的价格差异悬殊?”

“那时候不知道有蛋糕啊,就知道白面馍,还得是过年都不一定吃的到的。”

“所以,认知是有差异的,如果老乡知道这东西能卖钱,而且修路的难度是他们可以承受的,也许会修。

如果他们不知道这东西能卖钱,那就告诉他们这东西其实还挺值钱的,假设他们有本事且条件允许,把这些柑橘运往你所在的兵团,那就是他们在从事种植活动之外的收益。

那么如果解决了产地到居住地的运输问题,他们怎么才能把这些东西运往东北?

答案有很多,比如通过江船运输到江城,再通过火车,一路向北。

为什么不直接在川渝乘火车向北,有同学知道吗?”

“因为当地没有铁路?”

“这位同学,你得好好读一读地理,哎,有同学说了,水面运输的成本更低!

川渝地区顺江而下,一艘船可以运输相当多数量的物品,而到了江城,那里在没有长江大桥的时代,是北方铁路网的一个关键节点,是中部地区的铁路枢纽,再沿江而下,虽然也有口岸,但在当时的铁路网的条件下,铁路干线是曲折的。

通过江城,北上可以把货物运抵郑州、可以运抵山河四省,可以经京城枢纽直抵东北。”

李剑垚画了产地示意、长江、铁路干线图,一应路径一目了然。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川渝地区烂在山上的柑橘,摇身一变,成为了商品,成为了兵团建设同志们嘴里甘甜的异地水果。

从无人问津,到甜美可口,卖您个5毛一块的,贵吗?

这中间包含了运输成本、腐烂风险、卖不出去的风险、隐性的修路成本、食宿成本等等,收购的价格可能是一分,两分,售价是收购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算不算投机倒把?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