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中常侍韩利走了进来,跪拜禀报:“陛下,奋威将军秦丹求见,说有平定汝州之策。”
太尉阎奇闻言,大声怒斥:“胡闹!重臣廷议军国大事,一个小小将军能有什么良策?”
姬康问道:“可是秦文远之子?”
韩利回答道:“回禀陛下,秦丹正是秦文远嫡长子。”
秦文远因丢失庐州而被免去爵位,但因其尽忠而死,朝廷还是恩典了秦家,赏赐秦丹了一个奋威将军的官职。
姬康道:“传他进殿。”
须臾之间,玉树临风的秦丹走进大殿,跪拜在姬康面前,高呼万岁。
姬康看着秦丹,问道:“秦丹,你有何良策可平定汝州?”
秦丹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陛下,微臣以为,若要平定汝州,不必直接出兵,兵法云:‘上兵伐谋’。“
“微臣有一计,名曰‘攻庐救汝’,陛下可派大将攻打庐州,曹鲲得知庐州被攻,必然会调兵相救,如此,既可分散曹鲲之精力,又可在庐州设伏,以逸待劳,击败仓促救援的曹军。”
“庐州得胜之后,曹鲲必然心急如焚,此时再派大军攻汝州,令其腹背受敌。”
姬康眼中一亮:“好!好一个‘攻庐救汝’之计!”
姬康采纳秦丹的计策,任命秦王姬鸿为西路元帅,率军八十万攻打庐州,秦丹为副将辅佐姬鸿,同时,梁王姬盛仍为东路元帅,屯兵冀州、齐州,伺机出兵汝州。
就在朝廷调兵遣将的时候,汝州已是一片肃杀之气。
七十万大军如黑云压境,悄无声息地在这片土地上集结,目标直指汝州治所常明城。
大帐之内,曹鲲面容冷峻,坐在帅位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帐中的一众将官。
“诸位。”
曹鲲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雷鸣般在帐中回荡:“七十万对二十万,优势在我,常明城必须一口吃下!”
钟去病挺身而出,拱手高声道:“王上,末将愿为先锋,两日之内,不能拿下常明,请斩末将首级!”
薛胤不以为然,冷笑一声,站了出来:“王上,末将一日之内便可拿下常明!”
曹鲲抬手制止了二人的争执:“这次征战,没有先锋,全军压上,速战速决,马上去集结兵马,正午时分,发兵常明城!”
诸将得了军令,纷纷拱手大喊:“诺!”
随即转身离开大帐,去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到正午,七十万大军在曹鲲的率领下,如同汹涌的波涛,向着常明城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