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制导炸弹和反辐射导弹的尾焰,在夜空中交织成毁灭的画卷。
贝尔格莱德、普里什蒂纳、诺维萨德、尼什……一座座城市在剧烈的爆炸声中颤抖。
冲天的火光染红了夜空,滚滚浓烟如同巨大的黑色丧幡,笼罩在城市上空。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建筑坍塌的轰鸣声、平民惊恐的哭喊声,瞬间撕裂了巴尔干半岛的宁静。
南联盟仅存的米格-29战斗机勇敢升空迎战,但在北约压倒性的电子干扰和数量优势下,如同扑火的飞蛾,很快被F-15和F-16发射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凌空打爆,化作夜空中凄惨的焰火。
萨姆导弹阵地在雷达开机后,立刻遭到F-16CJ“野鼬鼠”发射的“哈姆”反辐射导弹的致命打击,雷达车和发射架在剧烈的爆炸中化为废铁。
南联盟防空兵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和战术智慧。
他们采用“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雷达开机时间极短,频繁转移阵地,甚至利用民用车辆伪装导弹发射车,将雷达信号发射器放在气球上升空,吸引反辐射导弹,以消耗北约昂贵的导弹。
当第一缕惨淡的晨光艰难地穿透硝烟弥漫的天空,映入世人眼帘的,是满目疮痍的城市、断裂坍塌的桥梁、冒着浓烟的工厂废墟,以及无数流离失所、眼神空洞的平民。CNN、BBC、福克斯等媒体的镜头,将这幅人间炼狱的景象实时传遍了全球。
欧洲各大股市在开盘瞬间应声暴跌,德国DAX指数狂泻5%,法国CAC40暴跌7%,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
欧元兑美元汇率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从1.05一路下挫,直逼1:1的平价关口。
肯特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暴跌的曲线,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华盛顿的狂喜和欧洲的恐慌,并不能阻止战火的蔓延,空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为常态。
北约凭借绝对的制空权,肆无忌惮地扩大打击范围,从军事目标逐步扩展到发电厂、化工厂、广播电视台、甚至铁路桥梁等民用基础设施,试图彻底瘫痪南联盟的战争机器和抵抗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