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初夏。
自从楚国率先开始征兵调粮之后,秦晋两国也都紧随其后。
天下有见识的人都明白,七年前的秦晋楚三国大战又要开始了,而且这次的规模必定还要超过上次。
所以,秦晋两国之中有许多商贾或者游学士子想要离开,但在这个时候,秦晋两国怎么会任由这些人离开?
秦晋两国早就关闭了边境的关隘,对于想要离开的商贾和士子都被扣留了,商贾之家的财货都被官府没收,青壮一律被强行征召。
面对秦晋两国的举措,那些商贾和士子虽然在心里破口大骂,但此时刀口就架在脖子上,他们也无可奈何。
秦晋两国的强硬,也极大的震慑住了国内一些投机主义之人。
尤其是晋国,晋国相赵无恤以晋伯的名义,在初春之时强行征召了国内十六岁至五十岁的男子,一共一百八十万人,其中三十万被编练成战兵,其余一百五十万男子被官府统一分配到晋国各地,全力进行春耕。
晋国其余数百万妇孺老弱都被安置在晋国各城,晋国所有的物资都被官府收缴,然后实行按量配置。
一些想要反对的晋国贵族,全都被赵无恤强行镇压,参与者全部被贬为奴隶,每日做一些最苦的劳役。
晋国百姓叫苦不已,只敢在心里怒骂晋伯。
而那些知道张孟淡才是这件事的提议者,所以这些人对张孟淡已经恨之入骨,对于赵无恤也是心生不满。
但不得不说,晋国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这样既没有耽误晋国的春耕,也让晋国筹集到了充足的兵员和粮草。
秦国国君看到晋国此举,虽然也是羡慕,但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罢了,秦国不是楚国的首攻目标,秦君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最关键的是秦人真敢杀人。
楚王熊章自然也知道了晋国的孤注一掷,虽然有些心惊,但也仅此而已了。
甚至在熊章的心里还在暗自得意,因为晋国现在就是烈火烹油,不可持久,能让晋国如此孤注一掷,这也说明楚国的战略欺诈意图已经生效了。
楚国的备战工作依旧还在继续,而秦晋两国的防御部署也还在进行,表面上,三国之间的边境依然平静,但暗地里已是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