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了琼省的发展,也是尽可能的放宽了政策。按照当时政府制定的规划:琼岛行政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只能用于自身的生产建设,但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
政府给出的政策,肯定是出于鼓励琼岛发展的公心。但架不住歪嘴和尚太多,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作祟。有这些人在里面上蹿下跳,很快就把好好的经给念歪了。
从1984年1月至1985年春天,海南在运用中央给予的免税进口汽车自用的优惠政策过程中,采取了“罚款放行”的手段将进口汽车销往岛外。不到一年时间,人们疯狂的从全国各地涌向琼岛,只为了能搞到一纸汽车批文。
只要能弄到一张批文,那就仿佛打开了财富的大门。等成功倒卖一辆汽车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赚上万元!要知道,这可是在 84 年一万元 啊!
要知道那个时候,一个国企工人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工资也不过才 36 元上下而已。然而现在,仅仅只需要倒卖掉一辆汽车,就能狂赚一万块!
在那个贫瘠的八十年代,能拥有1万元现金,这不亚于是一夜暴富了。后世被人捧成财富密码的京城四合院,在八十年代的价格也不过只有区区几千元。
在1984年上半年,琼岛的进口汽车才不过2000多辆。受暴利的刺激,仅仅到了7月,这一数字飙至1.3万辆,是上半年月平均数的36倍。
据说琼岛汽车走私最疯狂的时候,漂亮国的军事卫星,曾经拍摄的数以百计的滚装轮在琼岛集结的照片。有好事的军事专家甚至扬言,华国正在组织一场大规模的行动。
琼岛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高层的注意。1985年3月起,各部委开始抽调人组成联合调查组,清查和处理琼岛倒卖进口汽车的严重问题。
随后,新化社也发文对琼岛走私事件进行了定性。因为“汽车走私事件”的影响,琼岛突然开放的自由贸易之门,一夜之间又被重新关上了。
1988年4月13日,琼岛成为了华国唯一的特区省。这个新的行政区划公布后,没多久就出现了“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奇观。
其中,日后扬名的“万通六君子”冯仑、潘石屹等人,就是在那一波热潮中,纷纷辞去国有单位的工作,加入“闯海”大军。
大批炒客,开始疯狂的炒作琼省的地皮和房产价格。短短几年时间,琼省的房价从1988年的1350元/平方米冲到了1993年上半年的7500元/平方米。
随着1993年下半年,国家加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琼海的房地产热应声突然来了个大刹车,这下子地产泡沫终于被刺破了。
琼省的房地产业遭遇雪崩式的崩盘,大批炒房客也因此损失惨重。整个琼省的经济,也因此而元气大伤。至此,琼省的发展,经历了第二次大落。
琼岛的经济结构很不健康,把重心都集中在房地产的开发上了。房地产业被紧急叫停后,整个琼省经济也就变的一蹶不振。